书香致远•荐文悦读(118)| 刘旎:逆旅人生,诗意前行
——读《杜甫:中国最伟大的诗人》有感
刘旎,2000年8月出生,湖北仙桃人,毕业于湖北经济学院管理学专业和中南民族大学法学专业,2024年7月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仙桃市人民法院,现在政治部工作。
《杜甫:中国最伟大的诗人》是洪业所著的杜甫传记。书中,洪业以时间为横轴,以杜甫的足迹为纵轴,以“杜诗”穿插其间,为我们呈现了一位立体的诗圣。子美先生深沉的情感和卓越的文学才华,如同璀璨的星辰,穿越时空,慷慨地照亮后人的心灵。
豪情满怀 砥砺前行
青年时期的杜甫游历四方,登临泰山之巅时,写下了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,泰山磅礴的气势和其不畏艰险、俯瞰万物的形象扑面而来。在新时代法治建设的“赶考”路上,我们肩负着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,担负着推动法治进程的重任,更当以不甘平凡,勇攀高峰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。工作中的每一次挑战,都是成长的机会;每一次困难,都是对意志的磨砺。当我们不忘胸中壮志,用奋斗克服困难,定会收获山巅的壮美风景,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。
迎难而上 主动担当
杜甫的一生,为官之路坎坷,生活也艰辛异常,但却始终不改其志,坚贞不渝。初入政治部工作,由于没有机关单位工作的经验、短时间无法适应角色转变,我也遇到了因不清楚工作流程效率不高、认识不到位等许多困难,但我相信“关关难过闯关过,事事难为在人为”。年轻人应当有“九天揽月”的豪情壮志和“长风破浪”的奋斗姿态,主动担当、迎难而上,遇到问题不推诿、遇到难题不退缩。如今四个月已过,滴滴汗水见证巍巍成长,我也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,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提升,相信通过不断精进学习、实践锻炼,我也能成长为一名“笔杆子硬、脑瓜子灵、嘴皮子行”的“政工人”。
恪尽职守 司法为民
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,杜甫穷困潦倒、生活难以为继时,心中挂念仍是天下苍生。作为基层法院干警,要始终坚持立足本职工作,更要做到“心中有民”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以司法为民的初心、干事创业的决心、脚踏实地的恒心,肩负起司法行政人员的使命,切实履行好纽带、中枢、助手、保障等职能,做好司法行政岗位上的“螺丝钉”,为仙桃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读杜诗好像吃橄榄,时间愈长愈好,愈咀嚼愈有味。我想是子美先生胸怀天下、忧国忧民、矢志不渝、坚定前行的品质和情怀,让我们无论是“顺境”还是“逆旅”都能拥有前进的勇气。愿我们壮志满怀,在逐梦路上勇毅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