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香致远•荐文悦读(119)| 谢添:为了让正义能被看见,我们该如何做?
——读《看得见的正义》有感

发布时间:2024-12-21 点击数量:656

图片2.png

谢添,1996年7月出生,湖北仙桃人,2022年9月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仙桃法院,现在快审·速裁团队工作。

《看得见的正义》是陈瑞华教授的一本法律随笔集,全书通过23条法律格言铺陈开来,用通俗语言阐述法谚背后的深刻寓意,是面向社会进行一场法学理论知识普及的宝书。我时常拜读,受益匪浅。

仰望星空,在公正司法中履职尽责

《看得见的正义》中提到,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,这既是裁判者的道德戒律,也是构建法律程序时的基本要素之一。无论是法官还是其他从事裁判工作的人,都不得对案件存在各种各样的偏私,应在控辩双方之间保持不偏不倚,且与案件本身利益无涉。作为法院人,我们的使命是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。但守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是非要办大案要案,对于作为法官助理的我来说,认认真真做好每次诉讼接待、记好每一次庭审笔录、耐心进行每次判后答疑、用心开展每次纠纷调解,就是在为法治事业添砖加瓦。主动向群众介绍一站式便民诉讼服务,为群众处理纠纷节约诉讼成本;确保案件办理中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并重,让群众更有司法获得感;及时主动为当事人办理“胜诉即退费”,确保胜诉权益尽快得到落实……做的事情虽然微末,但却能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。

脚踏实地,在实干担当中锤炼本领

书中向我们阐述了法律程序的意义,实体与程序间的关系,以及程序正当性在国家法治事业中的重要地位,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程序的重要性。

在法院工作的这些年,我愈来愈感受到审判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非常严谨、认真,并不断提醒自己要具有“本领恐慌”意识。一方面,要在业务上主动学、深入学,时刻更新学习掌握新的法律知识、解纷技能;另一方面,要严守程序、摆正公心,与案件当事人接触严格恪守司法办案“三个规定”,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办理的每一个案件都能经受历史与人民的检验,实现案件办理“三个效果”的有机统一。

心怀群众,在司法为民中不忘初心

书中提到要站稳人民立场,裁判的结论要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可,裁判者必须确保判决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。尽管绝对的公平正义存在于理论之中,但是我们一定要去追求,在无限趋近它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。这是法律人永恒的追求,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。

法院的工作纷繁复杂、千头万绪,但却都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忧心事、烦心事和揪心事。组织异地线上调解,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;下乡送达法律文书,用“土言土语”释法析理……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站稳人民立场,坚持“如我在诉”,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。

奋斗者,正青春!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热切期盼,始终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忠实履职、砥砺前进,在这条路上,我们每一步都不是孤独的,因为我们有信仰,有方向,有同伴,更有一颗永远鲜活的为民之心。